SEARCH
教研之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研之窗>教研动态

未来的课堂:解放人的自主性与个性

发布时间:2012-03-22    【字体:加大  缩小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基础教育在课堂层面涌动着一股巨大的改革潮流。

  这股潮流不仅来自政府作为引擎的“国家课程改革”(即“新课程”),还来自教育最基本的细胞——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

  “新课程”的“标志”是“三维目标”和“自主、合作、探究”。

  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标志是“学案”、“先学后教”。

  前5年,新课程自上而下发动“培训”,场面壮观。

  后5年,星星点点的草根式教学改革不胫而走,“参观”人流数以百万计,堪称史上少有的教育景观。

  二者在终极理念追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

  潮流所向,蕴藏着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针对10年来中国范围内所有有影响力的课程教学改革,做了一次深入的探讨。

  新课程实际上是一场文化变革

  在新课程推进的第十个年头,迎来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全面修订。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新课程很需要“总结”。但如何评价,却是一个问题。

  一致的观点,是大方向“正确”。

  论坛主办方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表明,新课程的理念与方向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同。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不能把考试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我们都是学有标准答案的东西,没有探索,现在新课改提出合作、探究,这个理念非常对。”深圳第二高级中学刘伟老师说。

  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代表了一种文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认为,新课程实际上是一场文化变革。

  “近60年来,一线教师、校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课堂问题、教研问题、文化问题,通过课程改革影响学校、通过学校向全社会传达新的课程文化的追求。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这些文化的诉求可能是新课程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深感这场课改势在必行,“它是适应全球知识社会到来的发展趋势,是比较早、也比较敏锐、比较快速对全球的发展态势作出反映。所以我坚决支持这样一个吻合世界人类文明走向的方向。”

  对于这样一个方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自始至终充满信心:“关于改革的大方向,比如我们坚持三维目标、坚持精选教育的内容、坚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些方面已获得高度共识。”她认为,10年的实践,检验和完善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符合《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因此,“我们坚持课改初期所确定的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在大方向之下,成绩很多,问题也不少。例如,上述调查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师对课改的成效表示满意。直面现实问题,是新课程未来的重任。调查方对新课程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例如,探索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家办学相结合,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推进之路,使课改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变革的内在动力;探索分层、分专题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探索由一线优秀教师和校长来担任培训人员的机制;建立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并且建立由校长、教师、专家及社会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健康的教材选用机制逼促教材改革,促进教材出版的良性竞争,等等。

  当下流行的教学模式“是一次社会进步”

  近10年间,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新模式的“草根典型”,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新绛中学的“半天授课制”,等等。

  这些模式,热度很高,但褒贬不一。

  综观模式的共同点,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认为,可以用三个核心概念来概括,即学生自主、问题解决、学习中心。

  “这些模式体现了课改10年的重要成果。新模式体现最先进的价值追求,是一次不可逆转的社会进步。

  “为什么说它是一次社会进步,因为它有三个基石:第一,哲学基石,就是以人为本;第二,科学基石,因为最近二三十年世界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描述:探究、体验、构建、展示;第三,技术基石,即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个性化、无时无处不在、共建共享的学习。”

  当下教育界对模式的追捧已成为一股热潮,如何看待“模式”非常值得讨论。

  安徽省铜都双语学校常务副校长汪兴益坚信模式的独特价值:

  “课改难在何处?我认为无论当下变革还是未来课堂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符合自主学习理念、科学化、本土化的新课堂操作模式,充分发挥模式的价值。”

  他借用朱永新教授的观点说:“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这个时期或者未来时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

  然而,过分强调模式,必然容易忽略一些东西。

  “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很重要,但是模式实际上是为思想、观念服务的。这个模式要创新,首先得思想观念理论有创新,没有创新理论不可能有创新的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认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也认为:“课改确实进入深度探索、总结模式时期,没有可以操作的、有效支撑新课改理念的一系列模式,改革成果将得而复失。所以我赞同加大总结、提升模式的力度。”

  同时,他觉得模式不是万能的,“我们探索建构模式,但是又不能被模式束缚,模式是方法的集合,但是它里边有两个核心的元素,一是思想或者理论,二是方式方法,最好的办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确,没有可以操作的模式,再好的思想、理论都无法实现,但模式不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当下,可能在有些方面,我们太缺少模式这样一种实体;而在另一些方面,模式的地位又过高。把握好模式与理论的关系,把握好模式与实践条件的关系,是一项重要课题。

  重新界定“教师中心”

  “教师中心”一定代表“满堂灌”吗?

  香港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子建教授认为,不一定。

  “我们要重新界定‘教师中心’的概念。”

  他介绍说,在西方,“教师中心”是一种激励性教学,是一种很积极、很正面的教学,是通过关注自己提问、学生反馈,激励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协作、保证他们积极参与的这样一种教师带领下的教学。

  “我们香港有很多学生在课堂研究里边发现,课堂教学中,高度的教师控制并不必然导致消极的学生学习。”

  他认为,虽然现在的趋势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但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值得研究。因为学生积极活动和教师的支持与参与,都对学习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支持作用,非常大。什么叫教师支持?他列举了六个方面:①愿意经常回答学生问题。②认真而有耐性地教导学生。③详尽地解释教科书内容。④协助学生在测验和考试前复习。⑤经常奖励在学业成绩上有进步的学生。⑥鼓励学生检视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用,并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

  同样的观点来自何克抗。

  “讲授不一定机械,发现不一定有意义,关键是能不能将当前新知跟旧知建立起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就是有益的学习,我们要把有意义传授与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

  看来,中西方教学方式不宜简单地给予“好”或“坏”的评价,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灵活运用,才能恰当地发挥其优势。

  未来课堂:聚焦人的积极性

  关于未来课堂什么样的讨论,几乎一致地聚焦在人的积极性上。

  江苏东庐中学校长陈康金希望,未来的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教师积极地教、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的课堂。

  新教育实验倡导者卢志文认为,未来的课堂一定是个性化,一定是自主的,一定是快乐、生动、高效的。

  在田慧生看来,未来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不能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不能建立起来,应该是主要的。

  汪兴益甚至断言,未来课堂形态一定是全程课堂,让课堂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展状态、生命成长的状态。从内涵上讲,一定要实现知识的建构、素养的形成、生命的成长三者深度共鸣。

  而在台湾、香港,课堂改革方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怎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种种理想与愿望,其实都与当下课堂教学被当作纯粹的一种手段有关。“课堂学习完全没有生命感知,学生没有,教师也没有,就是因为课堂学习没有被当作师生幸福生涯的载体。”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因此认为,“教育最成功的地方是教育最深的地方。”

  的确,课堂的未来应当从教育的未来、社会的未来中去寻找。当下,“以人为本”获得普遍社会共识,对“人的关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解放人的自主性、个性,必然会成为一种时代诉求,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

这可能是过去10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课程教学改革孜孜以求的核心目标。而关键是,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所言,“作为行动者力所能及的改变,比作为批判家重要得多”,因为“不甘平庸、勇于实现的精神,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稀缺和最珍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