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党务公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党务公开>群众路线

常德市一中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4-03-19    【字体:加大  缩小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服务体制,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湘教发〔2013〕32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校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缩短办事时限和提高办事效率为根本,按照“公开透明、准确及时、便民利民、因地制宜、廉洁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公开透明。把公开透明作为教育阳光服务的基础,通过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切实保障群众对教育事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准确及时。在规定的时限内公布教育信息,杜绝公布虚假和错误信息;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回复群众的咨询、投诉等事项。
    3.便民利民。采取各种措施,使群众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取教育信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回应,要简化办事程序,减轻群众负担,节约时间和成本。
    4.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搞“大而全”,不搞“一刀切”,创造性地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教育阳光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廉洁高效。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实现阳光运转。
    三、工作内容
    (一)搭建服务平台
    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由窗口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构成,以建设“小中心、大网络”为基础,集办事指南、政策咨询、信息公开、投诉受理、舆情回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上下联动、横向协调,便民利民、高效优质”的综合型服务载体。
    1.建设窗口服务平台。建立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安排素质高、能力强、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现场服务等工作。
    2.建设网络服务平台。按照“统一域名、统一后台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数据平台”的原则,以学校教育网站为平台,统筹好电子监察、领导信箱、举报热线等信息资源,加强网络服务平台的应用。
窗口服务平台是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的实体平台,主要功能是现场受理;网络服务平台是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的虚拟平台,主要功能是远程受理,二者都是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要运用微博、短信、微信等便民的方式,推动教育服务从集中办理的有形平台向网络终端便捷服务转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充分发挥网上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的联动作用,实现网上受理与窗口受理有机结合、网上办理与窗口办理合理分工、网上咨询投诉与窗口咨询投诉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服务项目
    学校要结合实际对所有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把政策信息、教育收费、学校招生、学生资助、教师招聘、投诉受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尽可能纳入服务范围。通过个别走访、预约服务、带案下访、服务***等方式提供服务,尽可能方便群众。
    (三)规范服务流程
    1.受理接待。受理咨询、举报、投诉电话或来信,接待来访群众,接收网络举报等,收集上级部门转办信件及各类舆情。
    2.登记报批。所有受理内容按照咨询件、投诉件(分为一般件、重点件和重大特急件)、求助件(分为一般和重点件)和建议件等,分类登记,对登记服务事项按照其性质和涉及的科室、部门分别按规定程序办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事项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及时报送相关领导审批。
    3.交办处理。将群众咨询、投诉、举报等事项,按照事项隶属关系及时转交相关科室和部门进行办理、答复,并对重要事项进行跟踪督查督办。
    4.回访办理。对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及时回访,记录回访情况。按时向领导汇报办结情况,定期公布非保密服务事项的办理情况。
    5.分析归档。各服务中心、站、点要定期收集整理分析本校所有信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专项分析整理,并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专题报告,以供校领导决策参考。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教育阳光服务平台,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工作作风,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载体。各级科室、部门和年级组必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将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切实抓出成效。学校成立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唐会荣同志任组长,党委书记詹学明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组员,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教科室、总务科、外联科、现教中心、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为其下设机构。
    (二)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各科室和部门要依据职能,认真梳理信息公开、便民服务等事项,确定进驻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并绘制办理流程图。办公室统筹协调全校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做好教育阳光服务中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有关工作;学校纪委牵头抓好学校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建设,并对服务事项的办理进行全程监察;学生科对进驻校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的事项进行审核;总务科要加强资金保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加强对网络平台建设的支持和宏观指导,做好网络平台的应用设计、平台构建、运行维护、技术保障、技术培训和评测等工作;其他相关科室要根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条件保障
    1.硬件保障。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立阳光服务中心、站、点专用办公场所,有服务窗口和来访人员休息区,尽量方便群众,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
    2.人员保障。要根据本校实际为教育阳光服务中心调剂配备专(兼)职人员安排专人负责服务站、点具体工作。
    3.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校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确保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基本建设和日常运行经费。
    (四)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一套涵盖服务事项、质量、效果和管理等方面的考评制度。要把教育阳光服务工作纳入年度日常管理考核范围,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充分加强电子监察工作,对教育阳光服务进行实时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受理和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建立健全激励和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到位、社会满意度高科室和部门要给予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力、损害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