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一中不可不看的十大文化景点
发表时间:2019-01-08 来源:常德市一中 点击次数:

常德市一中美

是因为她绿树成荫,百鸟朝鸣

常德市一中美

是因为她孜孜不倦,书声朗朗

常德市一中美

是因为她勇立潮头,人才辈出

……

如果您到一中来

下面十大文化景点不可不看哦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531

校门

常德市一中始创于1902年,坐落于明朝荣王府第,曾三次修建校门,1902年修建的校门,南临玛瑙巷,东临探花街,它见证了常德市一中从西路师范讲习所至省立四中时期的变迁和办学辉煌。195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立四中更名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被定为首批省重点中学(同时被确立为省重点中学的共3所),1954年新修校门,东临北正街朗州路。1999年,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校门原址拆除重修。新校门基本保留了原校门风格,既表现了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又彰显了校园的现代气息和一中人迎接新世纪、续写新辉煌的豪情。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541

银杏古树

校园东南角两株明朝荣王建府时种的银杏古树,一雄一雌,历经近500年……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549

花古井

常德城区四大千年古井之一的葵花古井的井水清澈、甘洌依然,默默滋养着常德市一中学子。(常德城区另外三大古井分别为丝瓜井、四眼井、蜘蛛井。)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558

历史文化长廊

翠柏环抱的历史文化长廊内,著名校友林伯渠、宋教仁、蒋翊武、翦伯赞、辛树炽、滕代远、粟裕、廖汉生、卓炯等铜像伫立其间,讲述着常德市一中办学历程鲜活的故事。2003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视察市一中,参观历史文化长廊时说:“站在这里,无论你地位多高,成就多大,立刻叫你肃然起敬。常德市一中人把悠久的校本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材,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606

校史馆

百花簇拥的校史馆是湖南省优秀校史馆,二层小楼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筑,曾于1998年初次布展,为开发校本课程,2012年夏重新修缮,重新布展,成为市一中学生重要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校内外参观人员上万人。“常德市一中校史馆陈列的不仅是这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更是常德地方的发展历史,是常德人民能够寻到乡愁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640

雄鹰(飞机展坪)

2015年,常德市一中被确定为全国16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学校承办中学之一,每年面向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岳阳、益阳和常德招收40名航空实验班学生,2017年,教育部、空军政治部批准扩招为60名两个班。2015年8月中国空军捐赠学校一架强-5强击机,作为我校青少年航空学校教学观摩使用。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649

励志亭

砺志亭,“砺志”二字是借用1922年二师学生所办革命墙报的报名。砺志亭上现悬挂两幅对联:“虽是竹篱茅舍,谁能入室登堂。(此联为抗战时期学校西迁沪溪校舍楹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旨在教育学生牢记革命历史,磨砺后学意志,永葆革命精神。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658

百年同窗

百年同窗是北京、上海等校友会为纪念市一中建校100周年捐建。 百年同窗立意深远。古牌坊式校门是按1902年学校第一个校门l : l比例重制。前中为数学教师,其余四位分别为清末民初时期的学生、抗日战争时期学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学生、中国迎来教育春天时期学生,表明市一中各个时期的师生都勇立时代潮头,积极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中。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708

弹壳钟楼

弹壳钟楼为学校百年校庆六三届校友捐建。弹壳之钟是常德保卫战日军投入校园的一颗臭弹,经学校物理教师拆除之后作为学校施号发令之铃钟,其用时最长,声音最洪,形体特异,意蕴深厚。今钟虽不复用,但其显示之进退有节,催人奋发,居安思危之精神犹存。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718

大将亭

大将亭以校友、开国大将粟裕为依托,亭廊相连,与改造好的荷塘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是学校又一德育基地。大将亭现已设计待建。(上图为设计效果鸟瞰图)


在参观欣赏校园美好风光、感受校园深厚文化的同时,伫立在校园各个角落的一些奇石,同样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为校园的典雅增色不少,不得不看!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727

玉玲珑

位于历史文化长廊前,石名引自元王实甫《丽春堂》“衲袄子绣搀绒,兔鹘碾玉玲珑。”该石空灵,劲瘦,玲珑剔透,融有形之美与空白之象于一体。

微信图片_20190108105849

鱼跃于渊

位于历史文化长廊前,石名引自诗经《大雅?旱麓》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该石若一尾鲤鱼腾跃而出,恰似意气风发之学子奋发向上,超越平凡,超越自我。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736

烟中列岫

位于历史文化长廊前,石名引自宋周邦彥《玉楼春》“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该石曲奇如迷离烟雾中山峦,呈惊涛远去之动感。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747

凤鸣朝阳

位于历史文化长廊前,石名引自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该石如凤凰迎着朝阳锵锵鸣叫,金场玉韵,激励莘莘学子只争朝夕,毋怠毋荒。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756

开窍石

位于图书馆前,公元2002年从安徽灵壁大山之中购入,高7.9米,重约7吨,从安徽运至我校时,动用了10 吨平板车,15吨吊车,安装于图书馆前,待命名。

公元2002 年9月,湖南日报薛记者来我校采访,观赏、触摸此石后,突发灵感,说:“我看就叫它开窍石,我刚刚摸它一下,心灵就象其躯,有千百亮眼,顿时开窍也。”接受采访的学校领导拍手叫好,说:“此名甚好,学生从图书馆汲取知识后,出门,便面对开窍石,心里透亮,情绪昂扬,学习劲头会更大。”于是名日“开窍石”。

微信图片_20190108104806

济公石

位于生活大楼前,公元2000年从湘西大山之中购入,因其形酷似“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和尚,故称“济公石”。济公石的竖立,至少给我们三大感受: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联想到行侠仗义、惩凶帮善的济公大师,使我们充满正义感;在学习之余,看到容智、幽默的济公大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