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学科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科建设>艺术教研室

教育争鸣之二 | 原创音乐人、南京音乐教师吴洪彬对储朝晖的观点提出质疑

发布时间:2019-04-25    【字体:加大  缩小

“每周一歌”真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痛点吗? | 争鸣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原创


微信图片_20190425220438


文 | 吴洪彬


     近日,笔者看到一篇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的文章《中小学音乐教育存痛点:会唱歌却缺少音乐鉴赏力》。文中依据去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发布的我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的数据,得出了学生“会唱歌但缺少音乐鉴赏力”的结论,并且将病因归罪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固有模式“每周一歌”,认为只有跨过“每周一歌”这道坎,才能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这个痛点找得准不准?这个方子有没有对症下药?还需进一步探讨:


一、痛点的指向并不准确且容易产生歧义。


     歧义之一,中小学生普遍唱歌很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中这样表述:学生演唱表现较好,但在对音乐的节奏、节拍、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听辨上,四年级和八年级的答对率分别是52.9%和53.8%。仔细分析这个结论,就会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人为地、硬生生地把音乐表现与音乐感受割裂开来考查。试问:学生跟伴奏演唱时,不是也在同时听辨节奏、节拍、速度吗?不是也要考虑音色和力度的控制吗?如果演唱真的很好,那对音乐要素的听辨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报告中并没有对演唱表现较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事实上“会唱歌”与“唱得好”之间相差甚远,我也听过某地测评的录音,能够跟好伴奏,音高准确、节奏无误地完整演唱一首歌曲的学生并不多,更不要说音色控制、发声方法、情感表达了。由此推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中,对演唱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者说,演唱用的是模糊评估,而听辨用的是标准评估。于是就得出了音乐鉴赏力不尽如人意的结论,但国家报告中是这样说的:“学生演唱表现较好,但音乐听辨能力和赏析能力有待提高”,与“会唱歌却缺少音乐鉴赏力”明显不能等同。


     歧义之二,会唱歌的人音乐鉴赏力不行。这也等于说学声乐的人鉴赏水平都不高,我并非一定要偏执地理解这句话,因为该文认为“每课一歌(曲)”是中国音乐教育最大的病根和痛点,是学生会唱歌但音乐听辨鉴赏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那就是说,无论是每课教唱一首歌或者每课欣赏一支曲,鉴赏力都无法提高。早些年的青歌赛,确有选手不仅文化素质堪忧,听辨鉴赏力也不尽人意,然而术业有专攻,听辨更多考查的是音乐的积累,以庞大的音乐文化的宝库来检测个人的积累,别说声乐选手,恐怕指挥家作曲家也不能完全应付自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更困难了,能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答对,音乐老师便已是付出了相当的艰辛。


二、“每课一歌(曲)”并不是主要病根。


     如果要改变每课一歌或者每课一曲的教学模式,那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将一首歌曲或者乐曲拆分开,分几个课时教,那就破坏了音乐体验的完整性,音乐学习变得支离破碎,学生的积累会更少,显然行不通;二是一节课学几首歌,欣赏几首乐曲,这也会让学习变成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没有深入的体验,也不会有深刻的记忆。曾有专家倡导,希望看到一节课教唱两三首歌曲,或许只有内容相关的几首短小歌曲才能尝试在一节课内教唱,否则学生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以“每课一歌(曲)”为教学模式,是相对合理的。


     这种模式之所以存在,更主要是由教材内容决定的。音乐教材以单元编撰,音乐课堂教学竞赛往往也是以一首歌曲的教唱或一首乐曲的欣赏为教学内容。虽说教材在知识理论的系统性方面有待提高,但难易程度基本还是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普通音乐老师肯定以教材为本进行教学,不可能脱离教材另搞一套,况且以一己之力也无法编出一套比数位专家合力编著的还要好的教材。上级部门对学生的检测也是以教材为纲,《痛点》一文中要求音乐教师善于围绕学习关键点选择适合的作品施教,是勉为其难的。抛开教材教音乐,可能下次检测成绩更差,得不偿失。


三、间断性学习降低了螺旋式上升的速度。 


     《痛点》一文中讲到的一个实际情况就是中小学音乐课并不是每天都有,常常相隔几日或数日,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原理难以发挥作用。更有不少农村地区,别说每课一歌一曲,就连音乐课都尚未开齐开足。艺术素养需要慢慢积累,课都开不足,何谈积累?城乡艺术教育发展如此不均衡,一刀切的音乐素质检测就有失公平。可见主要问题不在“每周一歌”,而在师资力量和学习时间。老师上一节公开课,至少要将作品听唱几十遍,学生应对检测同样也要将所学内容听唱几十遍,时间从何而来?前不久的一篇文章《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里,将孩子的课外阅读提高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未来的考试,如果没有阅读量,根本应付不了,所有科目都要考验阅读水平,当然也包括音乐(欣赏也是阅读)。更有专家直言“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如此惨烈的竞争淘汰机制,学生课余还能有时间听音乐?


     音乐审美其实并不玄乎,唱会一首歌,吹奏一首曲子,聆听一首作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音乐感受。至于教师要向每一节课要欢声笑语,我认为大可不必。音乐课又不是相声小品课,优美的歌声、动听的乐曲才是音乐课最需要的声音。音乐列入中考,表明艺术课已经从选修课变为必备课。当有一天艺术素养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刚性需求,相信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吴洪彬,原创音乐人、南京市音乐教师)